忙,要有價值;閒,要有滋味
2020/04/29 來源:創業報
▣ 作者丨鄧小可
▣ 來源:每晚一本書(yitiaobao)
▼有這麼一句話:生活只要用心經營,塵埃里也能會散發花香。無論是工作的時間,還是閒暇的時間,其實都值得我們認真對待,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寶貴時間,去把生活過成有意義的每一天。畢竟,你的生活的態度,決定了你生活的品質。
忙,要有價值
朋友小北是個極其熱愛工作的人,每天睜開眼,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去上班。同樣的網際網路公司,有趣的是,別的同事加班加到天昏地暗,他卻能準時準點的下班。工作也絕不拖沓,偏偏他還就比別人更能降得住客戶。你以為他是工作不忙嗎?並不是,他只是忙的比別人有價值。他每天睡前會將腦子裡工作相關的想法稍作整理,寫進記事本里。也會將前一段時間工作中遇到過的事情,去反思、分析,總結復盤。長此以往,他不僅看得到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軌跡,更能夠在需要用到某部分知識的時候,能夠迅速地調用它。他常說:「這個時代節奏太快,只有刻苦學習,不斷進步,才能不被它落下。但如果你連基本的思考都沒有,如愚公一般,吭哧吭哧地忙著搬完一座山。卻始終看不到一旁的康莊大道,這只是在用忙碌的幻象進行自我欺騙。」他這一番話,讓我想起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說過的:「工作可能僅僅是一種生計來源,也可能是一個人內心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。但要遠離低質量的忙碌,真正地提高效率,才能在工作里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成長。」雖然說我們大多時候的忙,只是為了賺錢。可我們在不停的忙碌中,不僅學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,還能遇到不少三觀相投的同行者。最重要的是,讓自己個人的能力越來越強,漸漸地,讓你的成就感獲得滿足。這樣的忙,其實是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閒,要有滋味
梁實秋曾說:「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,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閒暇去做人,有閒暇去做人的工作,去享受人的生活。」的確如此,忙碌和休息的態度本就應該是一致的。朋友阿琴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,在平時的工作中,她常為學生頭大。而在疫情這段時間,她清閒了不少,開始搗騰起了自己的小愛好。她向來喜歡插花,這一閒下來,她就開始找來大量的學習資料,樂此不疲學習起了插花藝術;如今,家裡的陽台、客廳、寢室、衛生間都擺放著她滿意的一些成果。看她發過朋友圈,看起來倒也精緻可愛,一點都不輸專業的花店。不僅如此,她還做起手工活兒。在家做手袋,編織水壺袋、帽子、卡套,應有盡有,繡上小花小草的,也是別有一番風味。前幾天,她還做了幾頂帽子,用氈布做成卡通圖案,縫上去,送給了我表姐的小孩兒。我表姐讚不絕口,她也高興。最近疫情控制的很好,生活也逐漸恢復了正常。這不,她就給自己報了個繪畫培訓班,說是自己從小喜歡的愛好,以後工作之餘,還可以畫畫,沾點藝術氣息。她這生活過得既充實也有趣,也真是令人羨慕的。她總是這樣,一閒下來,總會折騰起自己那些的愛好,把小生活過得格外有滋味。正所謂:手腳相當閒,頭腦才能相當地忙起來。我們也只有閒下來,才能有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智慧與才能。所以,人們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抽出身來。去暫時逃遁現實的利益世界,重新洗滌自己的心靈,去找回真正的自我。